资产价值评估行业把关创新绿色价值。资产评估可以通过专业的价值评估,为绿色发展把好价值关。在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工作要点》中,要求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创新绿色发展,对推行绿色制造体系,开展节能凑拢试点示范。
绿色发展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不能只作为口号进行宣传,而是要在方方面面落实下去,这其中就包括我们价值评估专业行业的积极参与。作为专业服务业,资产评估行业应积极开展“绿色发展”方面的专业研究,为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做好专业储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要求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
“这些工作都与自然生态资源的价值息息相关。目前,与自然生态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相关的行动已经在悄悄地展开,价值评估也已经作为一股专业力量参与其中了。”以林业评估为例,近年来中国林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森林资源得以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质量问题,我国森林资源管理政策往往缺乏灵活性,比如严格的采伐限额管理,森林资源不能实施正常的经营管理,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林木过密的现象(300株/亩左右),单株林木质量差、病虫害时有发生,且缺乏大径材。二是森林价值发现和价值现实的问题,林木、林地价值扭曲,其生态价值难以体现,导致营林者经营困难,生态效益不能被补偿,触发其毁林动机,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林地也被认为是价值洼地,被开发商所觊觎。”
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早被认为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资产评估是资产化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扭转自然资源的价格扭曲,发现其真正价值,推动其价值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保护过程。此外,评估也是盘活自然资源、促进自然资源流转的重要保障,是国有林国有林(场)改革不可或缺的必要部分,更是打击森林破坏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跟森林评估一样,有关淡水资源、海洋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自然生态资源评估都在迫切需要我们以专业的力量为其保护、管理和补偿,提供价值底线与价值参考。而在中国制造中创新绿色发展、推行绿色制造体系,绿色资源的价值估量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森林资源的调查作为生态评估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不可能每年实施,年度发布也与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不太一致。目前全国性的森林资源调查为5年一次,国家对以县为单位的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并没有明确规定。有的地方多年来只进行过一次,甚至还没有开展过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生态价值的计量,应服务于众多政府管理和社会经济行为,如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绩效评价、生态服务补偿等,需要客观、公正和独立性。而价值计量是资产评估的重要职能,资产评估机构的第三方独立中介机构的特征有利于向政府和社会公众更好提供此类社会服务。
资产评估目前的专业积累,足以对森林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专业的价值评估。这些数据信息,应该作为衡量政府管理行为的业绩、社会经济行为的效果等方面的重要专业指标。这样能更直观、有效地反映出政府管理和社会经济行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
专业力量的参与需三方支持毫无疑问,资产评估这一专业力量的积极参与,必然对践行绿色发展、推行绿色制造体系、保护生态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监督与推动作用。
但专业力量的参与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资产评估行业以及涉及到绿色发展的各行各业共同支持,用专业的力量使环境信息透明化、公开化、科学化,为我国更好地建设生态环境夯实价值基础。
资产评估行业要积极探索研究自然生态资源的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钻研创新生态资源评估技术,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好专业储备和技术支持。同时也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为相关部门、相关行业打开专业视野、重视专业力量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其更加了解资产评估这一专业力量所能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主动深入地投身到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