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法》对评估行业发展的意义
2018-09-10 09:57
  

  《资产评估法》对评估行业发展的意义。《资产评估法》的施行,对于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标志性进步,标志着我国的资产评估业迈入到一个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新阶段。2016年第4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从此评估行业将会以全新的格局。

  《资产评估法》充分贯彻党的精神,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更好的发挥作用,也让市场起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要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资产评估法》规定对涉及国有资产和公共利益等法定事项必须由评估师承办并签署评估报告,明确了评估专业人员、评估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非常符合中央关于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精神,有利于巩固市场化改革方向,激发评估行业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提升行业服务功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资产评估法》立足我国评估行业实际,按照各管理部门分别管理的现行体制将不同专业评估管理统一在一部法律框架之下予以规范,统一了监管尺度、自律规则、法律责任等核心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管理部门的作用和各评估专业的优势,促进评估行业协调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实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资产评估法》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创新和鼓励创新的理念,对评估机构放宽了设立门槛,机构设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对评估专业人员从事非法定评估业务完全放开,评估师资格考试由全国性行业协会组织实施,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思路,为评估服务社会和行业自身发展释放了更大的空间。

  《资产评估法》结合我国行业发展实际,解决了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首次确立了资产评估行业的法律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彰显了资产评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广大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专业人员及各评估行业协会的专业自信和职业自豪感,资产评估社会形象、专业影响力和话语权空前提升。二是构建了完整的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体系,标志着以《资产评估法》为统领的,由资产评估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共同组成的全面、系统、完整的资产评估法律框架体系正式建立,填补了我国经济法领域的一项空白,促进了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是明确了资产评估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将资产评估活动和资产评估管理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规范了资产评估执业行为,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评估相关主体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资产评估法》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机制的完善及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强化的制度的公平性,也让行业有法可依,对推进资产评估的依法治理提供了最基本的标准,将有利于推动资产评估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加大了资产评估行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了评估行政管理与自律管理的制度安排,厘清了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职能,强化了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作用,完善了评估机构公平竞争制度和机制,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资产评估市场的微观活力,推动资产评估行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三是加大了对资产评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利于强化评估行业法律意识,促进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质量,增强行业社会公信力和专业影响力。

备案号:京ICP备17038540号-1